2018年09月21日
兒童斜視的原因有哪些
如今,越來越多的小孩子時時刻刻抱著ipad、電腦、手機甚至長期處於電視面前,造成近視、弱視、斜視的情況越來越多。那小編今天先來給大家說說兒童斜視的原意有哪些?
只需3分鐘給患者恢復清晰視力,屬微創性手術,切口為傳統手術的十分之一,切口僅有2-3毫米,大大縮短角膜的癒合時間,使治療更安全準確。兒童斜視的原因有哪些
1、發育不完善
兒童尤其是嬰幼兒雙眼單視功能發育不完善,不能很好地協調眼外肌,任何不穩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視的發生。人的單視功能是後天逐漸發育的,這種功能建立與視覺功能一樣是反複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,逐漸地發育和成熟起來的。嬰兒出生後2個月只有大體融像,精確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續到5歲以後,立體視建立最遲,6~7歲才能接近成人。所以說5歲前雙眼單視功能未完善期間,是兒童斜視的高發期。
近視成因是眼球變長,光線被投射在視網膜前,令遠方視野變模糊。由理大研發的DIMS鏡片除可影像投射於視網膜上令視物變清晰,同時可將影像聚焦在視網膜較前方,減慢眼球變長的速度,從而阻止近視加深。2、眼球發育特點使兒童易患斜視
由於兒童眼球小,眼軸短,多為遠視眼,又因兒童角膜及晶體屈折力大,睫狀肌收縮力強,即調節力強。這樣的兒童想看清物體就需要更多的調節力,同時雙眼也用力向內轉產生了過量輻輳,容易引起內斜視,這種內斜視稱調節性內斜。
兒童 近視 控制 鏡片MyoSmart將於12日起在全港約150間眼鏡分銷商率先發售。3、眼球運動中樞控制能力不足
如果集合過強或外展不足或兩者同時存在就產生了內斜;相反外展過強,集合不足或者兩者同時存在,就產生了外斜。
新鏡片設有用作矯正近視及散光的「中心光學區」,並於圍繞中心光學區伸延至鏡片周邊加入小區域離焦度數,令眼內形成「近視離焦」,令小童的眼軸生長會趨向變短兒童 近視 加深,并有效抑制配戴者近視加深。2018年09月13日
走出忽視學生成長規律的誤區
走出忽視學生成長規律的誤區
6歲至18歲是人生黃金時期,是幸福人生的奠基階段,育人無疑是中小學教育的根本任務。育人是複雜的,但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個性需求,采用適合的方式和有效的策略,把握最佳教育期和最近發展區,就能實現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。
學校提供教育的同時,我們往往忽視了學校是否具備一所學校所與之相符的資格,學校資格是與之相匹配的師資力量教育資源,如果最基本的達不到,孩子的學習便更難的得到保障,靠線下家長所報的各類補習班來彌補,剝奪了孩子的更多時間,也花去了家長的大量金錢,教育的倆大環境無非是家庭和學習環境即學校,無法保證前者但我們更該加強後者,將師資資源分配到位,同時教育介護也是重要的一點,看似無人問津的問題在得到重視後將防禦掉大量隱患。近日,某小學10歲男孩軍軍,在語文課本上留下“老師我做不到,跳樓時我好幾次都縮回來了”的遺言後,從30層高的樓上跳下。據報道,事發前語文老師曾因軍軍不遵守會場紀律批評了他;當天學校舉行詩歌朗誦比賽,包括軍軍在內的幾個孩子說說笑笑,影響了班級榮譽,老師留下4名學生批評教育,要求學生寫1000字的檢討。軍軍哭著問:“要是寫不到1000字怎么辦?”老師說:“還沒做就說自己不行怎么可以呢?”
這一事件引發廣泛關注與討論,語文教師有必要對違紀的孩子這樣懲罰嗎?這樣整齊劃一是否合適?教師維護班級榮譽時是否考慮到孩子一生發展的需要?懲罰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辦法?教師想到這樣懲罰孩子的後果了嗎?本文將從腦認知和心理學角度,幫助家長和教師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,逐步走出教育的誤區,減少育人的失誤。
如今是個安穩平和的年代,讀書成為孩子們的宿命是壓力也是一種幸運,學前教育更是提前打開更多孩子的思維,讓他們年紀輕輕看的更遠更高,新老舊輩也沒落下力爭上游,雖然這樣環境競爭壓力大,但是國家人才輩出,生活的根本才能提升。6歲至18歲是人生黃金時期,是幸福人生的奠基階段,育人無疑是中小學教育的根本任務。育人是複雜的,但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個性需求,采用適合的方式和有效的策略,把握最佳教育期和最近發展區,就能實現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。